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试题 >> 文章正文
 
2009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答案分析
整理自:新东方北斗星 2009-5-5 21:20:54

总体分析:

4月26日的四川申论考试题材内容是继江苏省考,湖南选调生考试再一次考到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可谓热点中的热点。很多考生在考前都有一定的关注,但是通过材料之后还是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作答要求。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共有10则材料,阅读量大约在5000字左右,维持在一个跟以往较为接近的水平。作答要求也是传统的三段论。即:归纳概括、提出对策和申明论述。但是题目中有细微的差别。

据大部分考生反映,此次考试题目的难度不大。大约2个小时考场就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交卷了。但是通过老师的分析,虽然2009四川申论的难度并不大,但是想得到高分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第二题中的通知题型,有很多细节问题考生在短时间内尚无法掌握。


材料分析:

材料1:材料重要讲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引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及四川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材料2:简单阐述大学生就业难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隐患。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现场遭遇的“投简历无门”状况。

材料3: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错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对行业、城市的选择有一定的狭隘性。造成“长期跑农村,没多大前途”的观念。

材料4:社会招聘过程中,过分要求经验和专业技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个因素。企业追求“懂技术,会管理,创效益”的模式,希望降低用人成本。“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招聘标准对于毕业生而言,要求过高。

材料5:在就业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在招聘过程中,对女性有过于严格的要求,造成在机会、标准、薪酬、权益和行业等五个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材料6:材料6是整个申论中的重点材料,内容要点比较多,对于整个文章的写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了几年前的大学生扩招事件给当下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扩招的同时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却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造假等现象。(文章后附材料6)

材料7:“两会”有关人士倡议有关部门建立就业数据库,对毕业生去向做跟踪调查,给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而社会上也存在对毕业生就业中的苛刻条件。

材料8:材料通过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文泽平和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朱炜的两则事例,鼓励大学生发扬艰苦分口,自强不息的作风。走自主创业之路。

材料9:材料通过对一名学习成绩并不优异的义乌工商学院的杨浦刚同学通过网络方式进行自主创业。

材料10:我国正处于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中,就业形势严峻。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而四川政府也倡议促进高校积极就业,保证四川今年的高校就业率能够达到80%。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的资料,概括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表达简洁,书写工整,字数限200字以内。(20分)

答题要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1,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危机,造成就业难;2,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3,几年前的大学生扩招政策,导致当下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4、企业招聘中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导致大学生就会困难5,大学生就业中尤其是女大毕业生存在性别歧视等。(其实在这些要点之外,材料中还有学校教育缺乏就业指导等因素也可写进作答要求。)

二、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以“XX省人民政府”的名义。写一份关于贯彻两会精神,做好本省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符合通知的写作格式只写通知主体,内容具有操作性,字数限500字以内。(30分)

答题要点:1,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够扎根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2,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用人标准;

3,学校教育中改善教育结构,使大学教育和社会就业资源对接;

4,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给毕业生一定的就业培训,促进大学生技能培养;

5,避免在用人时,出现性别歧视。应该男女平等;

6、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自主创业。

这道题目的难点在于以通知的格式,但是实际内容是让考生通过材料寻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虽然重点是主体,但是仍然要注意通知的格式。

通知的一般格式主要包括: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

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

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4、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例文〕形成文书的事务性通知

通知

各分公司各厂:

为贯彻市政府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我公司安全生产事宜,总公司决定召开1999年度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参加会议人员:各车队队长,修理厂厂长。

2、会议时间:5月3日,会期1天。

3、报到时间:5月2日至5月3日上午8时前。

4、报到地点:第二招待所301号房间,联系人:赵爱国。

5、各单位报送的经验材料,请打印30份,于4月20日前报公司技安科。

(1-5为正文部分。)

特此通知

××总公司

××年4月15日


三、以资料(6)中的两种观点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论据应尽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不得照抄给定材料,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0分)

题目分析:资料六(见下面材料)中的两种观点指的是从1999年开始的大学生扩招给时下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大学生就业难事受国际形势,经济周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用人单位过于强调工作经验等各方面影响,不是扩招惹的祸。

材料六是整个申论阅读材料的重点材料,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几乎每道题都有很多内容是直接从材料六中得到的。而最后一道题目,反映的就是我国扩招政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困难。暴露了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考生应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和高度,开始最后一道大题的写作。


附材料六:面对大学生就业艰难的“瓶颈”,持续多年的高校大力扩招受到广泛而强烈的攻击。中国高校的扩招始于1999年,当时,有关部门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将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于是开始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就专科而言,1998年全国招生为115万,而1999年却招了145万,净增加30万,到了2003年专科毕业生净增67万。而就研究生(论坛) 招生看,2003年为本科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年,为了缓解本科就业压力,国家决定研究生扩招35%。2004年,国家决定再扩招22%。到了2005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超过100万。2009年为了缓解本科生的就业压力,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又有所增加,到达475000人。这种扩招,让许多高校实现了“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梦想,同时,也使研究生的质量严重下滑,研究生在社会上迅速贬值。

对于扩招可能给就业带来压力,2003年就有专家建议高校放慢扩招步伐,注重培养质量,开设学生就业指导,可是,几乎没有任何高校接受建议,不但继续扩招,而且盲目跟风,开设了一大批听上去时髦,却不需要太多硬件设施的专业,一些专科学校更是借势专升本,更改校名招揽生源。‘

然而,党和国家领导人早就洞察到了高校扩招给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早在2006年5月、10月温家宝总理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根据高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加幅度,相对稳定的招生规模。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必要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中,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课持续发展。

相关部门也曾意识到盲目扩招会给学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于是责令各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规定学生的就业率要与当年的招生计划挂钩。为了完成规定的就业率。各高校可谓是使尽浑生解数,有的 要求毕业生必须拿到就业协议来换毕业证;有的高校要求导师解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还有高校出面与企业签订学生就业的假聘用合同……经过各种各样的权利运作之后,在中国的教育界出现一种怪现象,大学生就业越困难,高校公布的就业率越高。这种就业率反就业难而行的怪现象已经到了非根治不可的地步了,所以温家宝总理2009年3月13日在答日本记者问时严厉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各级政府要百倍重现。”

面对高校混乱的招生现象和盲目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有人辩解说,大学生就业难事受国际形势,经济周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用人单位过于强调工作经验等各方面影响,不是扩招惹的祸。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